2023,這是一個洗牌的時刻,光伏將開啟洗牌模式
![]() ![]() 雖然一體化模式已是行業主流,這甚或也正是造成行業擴張競賽的根源之一。但專業化模式也并未消亡,相反,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目前似乎出現了新的玩法,比如鏈長稱謂的流行。 鏈長一詞,最早似乎是出現于2022年某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文件中,雖然這一角色或許早已有之,典型成功者莫過于義烏光伏制造基地的崛起。 該詞畢竟是來自于體制的命名,似乎遠比江湖化的龍頭稱謂更具催人奮進的效用,看看那些鏈長們動輒數十吉瓦的投資規模,就不難理解該詞為何成為地方政府的流行詞了。 鏈長玩法的核心,就是地方政府通過系列優惠政策及資源交換引進產業鏈某環節優勢企業,或者干脆親自下場扶持起來一個環節龍頭,再由此串聯招攬上下游配套產業落地形成完整產業鏈。 這一玩法廣受各地政府的歡迎,特別是那些具有優勢電站資源的地區。 同樣的,該玩法也很受專業化公司的青睞。這似乎也很好理解,在一體化愈演愈烈的趨勢下,能夠在地方支持下形成產業鏈抱團發展,無論是對專業化企業,還是新進投資者的介入而言,確實都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一些地方似乎也發現了此中玄機,乃至在招商中有意無意回避那類一體化龍頭企業成為鏈長,這更是讓專業化企業和新興投資者成為鏈長的可能性大增。 在2023年,以資源換投資的模式,或許還會是國內市場的主流游戲規則。隨著地方進一步壟斷官辦路條業務,此前那些依賴電站業務沖抵業績的光伏制造企業,將面臨不小的考驗。 與此同時,資源收攏形成的地方強勢,以及前期資源換產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在2023年,或許會為這一玩法平添諸多變數。 畢竟,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也都明白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想要從此情定終身相濡以沫,顯然沒有那么容易。 ![]() 一個越來越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一定要一省乃至一市搞一個光伏制造產業基地嗎? 誰都知道,風光發電基地大建設對于光伏行業是重大利好,但需求如此集中爆發,會不會有什么后遺癥? 畢竟,餃子再好吃,也不能明明可以吃一個月的量你非要一天就吃完,自己肚量多大自己沒點數? 中國光伏制造業領先全球是不爭的事實,也是難得的功績,但于整個經濟大盤而言,光伏仍只是個股,甚至不是權重股。 有些問題只需意會,也只需要光伏人自己想清楚,特別是那些龍頭以及鏈長們,雖然你們擴張用的是免費的資本。 正如兩位著名能源專家李老師和周老師一再的善意提醒:給別人留口飯吃,才是王道。借用兩位老師的句式來說,是不是該給明天留口飯吃,才有未來? 在2023年,宏觀經濟形勢或將更為嚴峻,作為創造GDP的優等生,無論光伏制造還是光伏電站投資,或都仍將是各方寵兒,這有可能將吸引更多“野蠻人”的進入,行業競爭將更趨白熱化。 但競爭的看點,或許還是要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也就是一體化和專業化兩種不同路線各自的表現來看,可能更為清晰。 一方面,類似通威進軍組件這樣的龍頭通吃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行業龍頭格局的洗牌,已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資源換產業的玩法雖然仍是市場主導游戲規則,但大家都“曾經滄海難為水”,想說愛你已不容易,留給鏈長們和地方的時間與空間,或都將越來越有限。 在2023年,無論是一體化龍頭還是專業化鏈長,無論是行業新勢力還是行業老資格,或都避不開要登上價格戰的舞臺一展身手,或就此雄起,或由此沉淪。 2023,這是一個洗牌的時刻,光伏將開啟洗牌模式。(文/吳軍杰) 值此新春之際,太陽能發電網給光伏朋友們拜年,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業興盛達四海,財源滾滾富九州!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第一位! |